您现在的位置: 斯坦利港 > 斯坦利港文化 > 正文 > 正文

看不进去经典老电影怎么破这份榜单够新够硬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3/5/14 16:17:45

记得有一次跟老家的朋友聊天,聊起影史第一的电影该是哪一部?

朋友说是《肖申克的救赎》,因为豆瓣排名第一,我说你以后千万不要说是这部,懂电影的人一定会嘲笑你,你该说是《公民凯恩》。

言下之意,《肖申克的救赎》在大众中知名度过高,商业气息过重,在艺术评判之中被封为榜首未免有些不妥,而《公民凯恩》则不同,一是够老,二是在学术圈子中名声够硬,曾多次被专业人士评为影史榜首,与人聊天时如果说它是第一当然逼格满满。

(《公民凯恩》导演奥逊威尔斯亦是主演)

朋友笑着答道:“我身边没有人跟我聊电影,他们一般都聊今天麻将打几圈?(圈为局的数量,东南西北轮流坐庄为一圈,约三小时)。”

朋友当然是戏言,可回观我的回答,未免自恃清高,甚至带着某种炫耀的成分在其中。我在某种狭隘中认为老电影一定好于新电影、小众电影一定高于商业电影,这当然是错误的。

这种错误的观念我曾坚持过很久,直到有一段时间,身边的朋友总让我推荐其一些电影,可当我们罗列给他们一些影史经典和名作时,他们观影后的反馈总是十分不佳,觉得这些老片子沉闷冗长,看不进去。

起初我只道这是因为他们过于心浮气躁,以致于没办法完全投身于电影之中,感受到这些老电影的魅力,但此类反应频出之后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。

深思之后,我才明白一部电影在技法、艺术成就上“高”,完全不等同于“观感度高”。

(《一条安达鲁狗》画家达利参与编剧、演出)

并且,任何一部电影绝对不能脱离时代去评判,这个“时代”的概念包含时间、科技、价值观、观影习惯等诸多方面。

首先说科技,电影虽然是艺术,但却是在诸多艺术品类中对科技依赖性最强的一种。

如今我们看早期电影香港电影武侠电影时,总会觉得很“假”,比如一招一式的拆解、气功呈现的简陋。可随着科技的发展,威亚相关技术的成熟及电脑特效的普及,电影观感愉悦度大大提升,我们可以看到李连杰在《黄飞鸿》在天上反重力地使用佛山无影脚、可以看到郑伊健在《中华英雄》中一剑砍下自由女神像的手臂、可以看到周星驰在《功夫》一招如来神掌打穿一栋楼,更不用说好阿凡达的星球、少年派的汪洋、星际穿越的虫洞。

电影是一场大梦,梦境的构建与呈现有时确实必须依赖极端的“像——相”。

此处放两张洪金宝主演的《新蜀山剑侠》(年)和《蜀山传》(年)特效对比图,十分鲜明。

其次是观影习惯,观影习惯与生活习惯密不可分,在如今时代的快节奏时代,阅读碎片化,短视频大行其道,能将身心两个小时完全交于一部电影,实属难得。

这种“时间感”使得观众对电影要求更为苛刻,全片必须“刺激”频出,简而言之就是必须十分抓人,不论用什么方法,视觉特效上的奇观、激烈的打斗、香艳的激情戏、澎湃的情感等。但真正高级的深邃情感、激烈冲突往往却是藏匿于其下,需要观众徐步前行,进而忘记时间的存在,沉浸于故事之中一同悲喜。但某种观影习惯的形成却十分不易改变。

因此,回观影史的一些经典《海上钢琴师》分钟、《教父》分钟、《七武士》分钟、《阿拉伯的劳伦斯》分钟、《美国往事》分钟,实在是对当今观众的一个巨大挑战,所以胡波的《大象席地而坐》分钟,确实是一个异数。

(《阿拉伯的劳伦斯》拍摄期间约旦国王侯赛因倾力支持)

另外,在观影习惯中除了影片时长还涉及到一些电影技法和桥段的问题。

如《一个国家的诞生》集合了一切默片巅峰时期的精华、《太空漫游》开拓了超越传统叙事方式的道路一般,奥逊威尔斯《公民凯恩》几乎呈现了有声片诞生初期的全部经验,里面使用的各种技法:环状叙事、深焦摄影、声画转场、蒙太奇时间压缩、罗生门式揭秘等罗列出来号称“七层大蛋糕”。

当年在影坛出现被惊为天人,但如今看来却平平无奇,因为大量后世之作在其后都或多或少地借鉴过其技法、概念(如《刺杀肯尼迪》),亦如《雌雄大盗》(年)衍生了《天堂之日》、《末路狂花》、《天生杀人狂》等影片。

而观众却是对这些影片观影在前,对《公民凯恩》观影在后,先入为主在此节十分关键。

(《雌雄大盗》又译作《邦妮和克莱德》)

故,我们必须承认如今许多影片相较于一些经典老电影观感度十分高,甚至是二流、三流的影片,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它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然。

再说说一些电影中时常出现的经典桥段,我特别喜欢举两个例子,一是“飞天骨头”。

我们回想一下过去看过的一些影片,是否经常会出现主人公将什么东西抛到天空,比如书包,等落下的时候已经是多年之后,以此作为时间推进、场景转换(我最近一次看到这个桥段是《陆垚知马俐》中)。

这个桥段其实出自库布里克的《太空漫游》中,一只猩猩向天空抛去骨头,下一个场景转化为太空的宇宙飞船,三秒展现了人类文明的进程,非同凡响。(此处插一句,伍迪艾伦曾说,在导演的万神殿中最高的位置只属于两人,那就是斯坦利库布里克和奥逊威尔斯。)

另一个桥段我称之为“马桶水箱”。

两伙黑帮相约一个中立的房间谈判,约定都不允许携带武器,但总会有一方提前将武器藏在卫生间马桶的水箱里,借着上厕所的时机取出武器将另一伙人团灭。这个经典桥段源自科波拉的《教父》,在后世无数电影中都曾被效仿过,如《尼基塔》、《天才枪手》等。

但正如前文所言,如果你是先看到的其他影片再看到《教父》中这个场景,冲击力自然大大削减。

所以真的不得不承认,一些经典老电影对于如今的观众而言观感度确实不怎么样。

但我一直有一个观点,关于艺术类的作品,你可以不喜欢但必须得认识到、承认到其牛逼,比如阿巴斯、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我知道确实好,但就是喜欢不起来,一点办法没有。

同理,对于一部作品你明知道它很普通,甚至充满各种各样的问题,奈何它就是击穿了你的心灵,但你就是爱它也没有办法,比如周星驰的《喜剧之王》,后半段的转折十分突兀,但个人就是爱这部电影无法自拔。

这其中的关键之处,归根到底还在于审美的训练和理性的评判。

再说下去就深了,到此为止,最后列上一个片单,是BBC票选出的“新世纪全球佳电影”,片单中的影片都是年之后上映,由36个国家位专业人士发出调查得出,够新、够好,对现如今的观众而言尤为实用。

不客气。

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sitanligang.com/stlgwh/12753.html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斯坦利港版权所有



现在时间: